一个额定电压是6V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小组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两个规格分别为 “10Ω 1A”、 “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一只(电压为12V).
(1)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图,通过分析你认为小明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b已连接了部分电路,请你根据图a所示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
滑片向左移动时灯变亮。
(3)小组正确选择了滑动变阻器,将图b的电路补充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不为零)且小于6V.具体原因是 ;若灯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而电压表有示数,可能故障是 。
(4)小组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眼睛应注意观察 ,当 时,
表明灯正常发光,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5)小组又通过实验测得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曲线如图c。由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 W。
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甲乙丙丁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_________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____________法。
如图甲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其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选填“考虑”或“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为了探究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当小卡片平衡后,小华将卡片_________(选填“挤压”、“翻转”或“旋转”)。松手后若卡片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则证明平衡力得在同一直线上。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的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_____________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
低 |
中 |
高 |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
0.8 |
2.2 |
3.8 |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撞在网球拍上的网球被弹回去,压弯的跳板将跳水运动员弹起………
(1)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
(2)小明看到跳水运动员被跳板高高弹起,思考“弹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
并提出猜想一: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猜想二:弹力的大小与长度有关,
(3)小明找来钢锯片、弹簧测力计、台钳来验证猜想一,用同一钢锯片按下图从左到右顺序做的三次实验(将钢锯片夹在台钳内,钢锯片形变量用末端侧移量表示,钢锯片长度用L表示)
请对小明的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4)小明又正确探究了弹力与钢锯片长度的关系,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形变量x/cm |
长度L/cm |
弹力F/N |
1 |
2 |
15 |
0.48 |
2 |
2 |
20 |
0.22 |
3 |
2 |
25 |
0.12 |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分组“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第一组情况如下:
(1)小军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其中的错误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2) 小明这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步骤如下: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②天平平衡后,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砝所处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小石块质量有g;
(3) 接下来他们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①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C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D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待测固体的体积V=_________cm3。
②你认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怎样把握注入量筒内水的多少,才是“适量”的?
答:。
(4)他们测得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
第二组情况如下:
小华那一组的同学已经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为m,由于同组同学的不小心,将量筒损坏了,于是他们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①如图E所示,在烧杯中装满水,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如图F所示,将烧杯取下,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将其放入烧杯的水中,等烧杯内的水不再溢出时,将小石块取出,并用抹布将烧杯外的水擦干。
③如图G用天平测出烧杯及其内剩余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小石块的体积V=______cm3。(用他们所测的物理量表示)
从上图中E到F的操作引起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不变”);请你针对他们第②步到第③步的操作(或上图中F到G的操作)作一点改进,使得测量值更加接近于真实值,写出你的方法:
②
③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