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红细胞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
B.是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 |
C.没有DNA的复制和纺锤丝的出现 |
D.不发生“染色质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的变化 |
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则下列各图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
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a(神经纤维膜内)、c(神经纤维膜外)两点,且ab=bc,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记录仪偏转状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黑色区域为兴奋部位,阴影区域为被损伤部位
A.受损部位膜内外的电位为外正内负 |
B.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不会偏转 |
C.静息电位的产生与膜对Na+通透性有关 |
D.若改为刺激b点,记录仪不会偏转 |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乙
A.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①→②传递 |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
C.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
D.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 |
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
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
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
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
选取长度相同的具有胚芽鞘的幼苗,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幼苗均给予单侧光照。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胚芽鞘伸长长度,X代表对照组胚芽鞘伸长长度、Y代表实验组的光照侧胚芽鞘伸长长度、R则代表实验组的背光侧的伸长长度。推断实验的结果应是
A.X>Y>R |
B.Y>X>R |
C.X=Y=R |
D.R>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