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3分)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1分)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3分)
下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中国近代由国家建立的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的招牌,它叫什么?( 2分)它也是今天一所著名大学的前身,这所著名大学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
(3)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10分)未经议会批准,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1)材料中文件是由何时哪一机构通过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该文件,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3)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1个例子。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 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当时欧洲的什么事件?
(2)“人被发现”这一件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你例举推动这一事件发展的人物和作品?(涉及一点即可)
(3)导致“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发现的新大陆指的是什么地方?这个事件对世界产生的积极的影响是什么?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