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1919年,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会议。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19-1939年这一时期有二十年的休战,如果说前十年似乎在逐步恢复一战后的新秩序,那么后十年则一点点地引燃了二战的烽火。
请回答:
(1)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是什么?在“休战”中的后十年里,促使二战爆发的因素有哪些?
(2)两次世界大战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了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你有何建议?
读图请回答:
(1)与此图有关的事件是什么?
(2)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是谁?是图中的哪航线?(写字母)
(3)此事件的影响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请回答:
(1)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2)我党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哪次会议?这一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请回答有关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达到全盛,当时的执政官是谁?这一时期的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是什么?
(2)西欧城市兴起,市民日益遭受剥削,请说出通过武力夺取自治权的典型事例。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首先形成的阶级是什么?
(3)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在此之前与迦太基之间发生了什么战争?
材料题。
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 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他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送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因为他们追求自由和民主。
材料四:14至16世纪,是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五:15世纪末,由西欧经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被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所控制。随着西欧工商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一些欧洲国家掀起了被称为人类历史“分水岭”的“地理大发现”。
请回答:
(1) 材料一材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于哪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该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的重要文献是什么?颁布该文献的目的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2) 材料二中的“与母邦兵戎相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与母邦兵戎相见”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材料二“与母邦兵戎相见”后期第一位总统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烈焰”是什么?材料三国的被“推上断送台”的国王是谁?
(4)材料四中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哪两件事?
(5)材料四中,欧洲“人被发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材料五中,出现人类历史的“分水岭”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各是什么?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并简要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材料二 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孔子被誉为大教育家的原因。
材料三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3)据材料三,谈谈在当今社会弘扬儒学教育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