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末明初〕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②,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传说舜南巡死后为湘水男神,称湘君。②天在水:天上的银河映在水中。请描绘“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
请联系“满船清梦压星河”全句的意境,赏析句中“压”的妙处。
课外古诗阅读
春山夜月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2分)
“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后面问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①重叠②金③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④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⑤绣罗襦⑥,双双金鹧鸪。
【注释】①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②叠:皱(眉头)。③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④花:簪花。⑤新帖:新鲜的“花样子”,贴于绸帛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⑥罗襦:丝绸短袄。如果为这首词取一个题目,你认为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闺怨 | B.梳妆 | C.相思 | D.送别 |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通过“小山、鬓云、香腮、蛾眉、簪花、镜、面、罗襦”等意象构筑了一个富于视觉之美的境界。 |
B.词中“度”生动地描写了如云鬓发纷披于白净如雪的脸庞的情状,化动为静,富于联想与想象。 |
C.“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是一幅花面相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写出了女子容颜的美丽动人。 |
D.最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用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今河南洛阳。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一、二两句的画面内容。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蚕妇吟
(南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①歌舞未曾归。
【注】①玉人:美人,此处指歌女。“起视蚕稠怕叶稀”,一个“怕”字写出蚕妇怎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诗人将蚕妇和歌女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诗歌鉴赏。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