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中原子化热、晶格能、键能的单位都是kJ·mol-1
金属 |
金属原子化热 |
离子化合物 |
晶格能 |
共价键 |
键能 |
Na |
108.4 |
NaCl |
786 |
Cl-Cl |
243 |
Mg |
146.4 |
NaBr |
747 |
Si-Si |
176 |
Al |
326.4 |
MgO |
3791 |
Si-Cl |
360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s)与Cl2(g)反应生成1molNaCl(s)放出的热量为556.1kJ
B.Si(s)+2Cl2(g)=SiCl4(g) △H= - 602kJ·mol-1
C.从表中可以看出,氯化钠的熔点比晶体硅高
D.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微粒半径越大金属键、离子键的越弱,而共价键却越强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处于四面体结构中心的碳原子数为a,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依次为
A.4,5,3 | B.4,6,3 | C.2,4,5 | D.4,4,6 |
已知Ksp(AgCl)=1.6×10-13,K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
B.两种不溶物的K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 |
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
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
2.5×10-10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
B.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
C.已知:①2H2(g) +O2(g) =2H2O(g) △H="–a" kJ·mol-1, ②2H2(g)+O2 (g)= 2H2O(1)△H="–b" kJ·mol-1,则a>b |
D.已知:①C(s,石墨)+O2 (g)=CO2(g)△H=–393.5kJ·mol-1, |
②C(s,金刚石)+O2(g)=CO2 (g)△H="–395.0" kJ·mol-1,
则C(s,石墨)=C(s,金刚石)△H="+1.5" kJ.mol。1
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酸溶液润洗2~3次 |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
C.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