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某化学小组成功完成了下图所示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① ;
②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8g,装有碱石灰的装置C质量为110.3g,连接A、B、D、C装置;
③从长颈漏斗加入足量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
④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
⑤ 在氧气流中冷却;
⑥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的质量为50.2g,装置C的质量为112.5g
已知: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B、C中所装药品足量,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
(2)步骤①为
甲.把装置从左到右,从下向上连接起来,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乙.把装置从右到左,从下向上连接起来,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丙.把装置从左到右,从下向上连接起来,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丁.把装置从右到左,从下向上连接起来,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3)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甲.吸收水蒸气 乙.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丙.吸收氢气 丁.吸收氧气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列式并计算)_____________,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5)如果步骤⑤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测定结果(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均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种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是。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
预计实验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
猜想正确 |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的名称是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符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起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同学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2)查阅资料:①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
②炭黑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3)猜想与假设:黑色物质可能是a:氧化铜,b:炭黑,c:
(4)实验方案:取一小片变黑的铜片,放入盛有足量(填化学式)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5)现象与结论:若现象是,则猜想a正确,试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用下列装置制取初中常见的气体。请回答。
AB CD EF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是,②是。
(2)实验室中,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 B.溶解 | C.过滤 | D.洗涤 |
(4)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填标号)
氨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右图是实验室常用
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请选择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并写出用此装置制取另一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若在C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该从哪端通入?若用C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应该从哪端通入?
(3)图乙是利用氨气做的一个趣味实验(夹持设备已略去),烧瓶中装有干燥的氨气,胶头滴管中装有水,先关闭阀门,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内,然后打开阀门,请你描述烧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