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5分)
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客舍对梅
陆 游
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①疏蕊正商量。半霜半雪相仍②白,无蝶无蜂自在香。
月过晓窗移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注]①如:与,和。②相仍:仍旧。前两联主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
阅读以下诗歌,回答以下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shuāng, 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①花。
注:①荞麦: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季开小白花。这首诗中“卢岵山居”的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诗歌的尾联为什么要写荞麦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思不可裁,复带秋风带。
秋风来已寒,白露惊罗纨。节士慷慨发冲冠,弯弓挂若木,长剑竦云端。
夜坐(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注:张耒,北宋诗人,在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晚年居陈州,此诗作于晚年。
12.在这两首诗中,除了“秋月”“秋风”显示了季节特征之外,还有哪三个意象也能起到这种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第一首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13.请结合“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分析第二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