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注: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现四川奉节)西阁,此诗就是在那里写的。
本诗句写“月”。颔联写了   
对诗句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吐”字生动地写出月亮初升景象,赋予“山”动态的美。
B.“疑鹤发”、“恋貂裘”,既是诗人的推想,又描绘了月之白与月之寒。
C.尾联,明写嫦娥孤寂,实则推己及人,表达诗人自况自伤之情。
D.深秋月夜,诗人通过所见所感,抒发自己衰老孤寒、凄凉寂寞的境遇。

“残夜水明楼”被后世称为“古今绝唱”,试加以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共7分)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简析诗歌“云”这一形象的双重意蕴。

(2)请从对比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三四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眄:斜着眼睛看。
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古诗鉴赏
题葡萄图徐 渭①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①徐渭(1521~1593),明代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士。性情放纵,屡试不第。
(1)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联系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作者选取的“明珠”这一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鉴赏。

阅读戴望舒的《雨巷》,回答后面问题。(5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诗中的两个主要意像是什么?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阅读《沁园春·长沙》上片,回答后面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本片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并指出它领起了下文的那些句子?
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起了杜牧《山行》中的

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