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 Ma>Mb B.h1>h2 Ma<Mb
C.h1<h2 Ma<Mb D.h1<h2 Ma>Mb
下图表示兴奋的产生和传递的过程。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b处的神经递质分布在组织液中,突触的形成有助于兴奋的传递 |
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的兴奋可传到a处引起其兴奋 |
C.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原因是细胞膜在受到刺激后通透性发生改变 |
D.b处的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经过突触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 |
信号→电信号
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诗句中表现为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 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 | 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
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A.Ⅰ | B.Ⅲ | C.Ⅳ | D.Ⅴ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