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力为5.6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 cm;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是 %;
(4)若在动滑轮下加挂一个钩码,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η' η。(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在图3中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分析图4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小理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光学实验器材.
(1)完成该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__________.(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小理按照图11所示的装置图开始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点燃A蜡烛,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小理的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看到A的像之后,小理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如果将A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在图中像的位置上放置光屏,则光屏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4)小理记录下蜡烛A、B的位置,并改变位置重复实验,图是小理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
①由表中的信息可知,小理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的信息,可得到的结论是 .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m/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m/s.(每小格为1s, s=80cm)
(4)若在实验过程中,先释放小车,后计时,则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为探究“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球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若干实心球体,放入盛水量筒中进行实验,他们将测量及计算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ρ乙<ρ甲<ρ水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物质 |
甲 |
乙 |
||||||||
球体的体积(cm3) |
10 |
15 |
20 |
30 |
10 |
12 |
20 |
30 |
||
球体浸入水中的体积(cm3) |
8 |
12 |
16 |
24 |
5 |
6 |
10 |
15 |
||
球体露出水面的体积(cm3) |
2 |
3 |
4 |
6 |
5 |
6 |
10 |
15 |
||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球体露出液面的体积与 有关。
(2)若用甲物质制成体积为25厘米3的实心球体,当它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应为 cm3。
(3)如图为一种自动贮水器的示意图,若图中的浮子是用乙物质制成的,如果换用甲物质制成相同体积的实心球体为浮子,贮水器中的最高水位 (选填“升高”或“降低”)
童童和同学们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操作如下:
(1)如图甲所示童童把一个饮料罐慢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根据 两图可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2)童童通过观察b,e两图,得出了“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是否合理?请你说出理由
(3)实验结束后童童联想到压强知识,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助解答(选填“>”、“<”或“=”); b,c两图中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1和P2,则P1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