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①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②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 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 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材料二 目前,我国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饲料粮和油料作物需求量增加,使得粮食供应出现了偏紧的状态。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还会导致工业化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 因此,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粮食安全 "放到首要地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 (请选出序号)试在图中平行移动供给曲线 S或需求曲线 D 以表示这种变化。(作图时请用 2B 铅笔,并画清楚)
(2)在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
基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今年初中央提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从“一防”转向“两防”(即在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同时,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7月份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确定为“一保一控”(即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第四季度整个宏观调控方面已经转向重点保持经济增长,保字优先。
基于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作出相应调整。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10年2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即将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准备。为此,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草案、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列席人员名单草案;审议国防动员法草案、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审议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等。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哪些宪法规定的职权?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何优越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扩大农民在县乡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密切人大代表同农民的联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上网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调整方案公布后,广大公民纷纷建言献策。某校高一(5)班陈晓双同学,提出了端午节调整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休息的建议,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国务院法制办。
结合材料,回答:
(1)晓双同学的做法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哪种方式?公民参与民
主决还有哪些其它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这些方式对我国政府的决策工作有哪些积极意义?
材料一截至3月23日,旱灾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损失十分严重。
材料二按照石家庄教育局“低碳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2010年3月27日,河北正定中学倡议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仰望星空,守望家园”活动,共同迎接“地球一小时”。自觉关掉电灯、断开所有家用电器的电源,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微波炉、MP3播放器、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等,以此表达保护我们共同生态家园的信心和决心。据供电部门分析,每位市民只需在“地球一小时”期间自觉关掉电灯,即相当于向灾区捐赠1桶容量为18.9升的饮用水。
(1)结合材料一,政府应该履行好哪些职能来应对旱情?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