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 | 19世纪70年代 | B. | 19世纪80年代 |
C. | 19世纪90年代 | D. | 20世纪20年代 |
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
亚历山大·温特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是对美苏关系‘实质’深刻的,概念上的重新评估……在这种重新评估的基础上,苏联能够单方面地迅速结束冷战这个似乎已经固化的冲突。”从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A.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 B.使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
C.直接导致了“冷战”的结束 | D.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对外政策上显示出“两面开弓”“四面出击”的态势,一度把对外宣传世界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对外工作的重点。中国外交工作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对抗的加剧和中苏关系破裂 |
B.苏联无力领导世界革命 |
C.大批独立国家的出现增强了反殖反霸的力量 |
D.中国成为遏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重要力量 |
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③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④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④③ |
下面图片是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两者都有很大地方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
B.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