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业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 | 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 B. | 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
| C. | 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 D. | 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
1948年10月,丘吉尔在保守党年会上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三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丘吉尔三环外交的主要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 | B.借助外力恢复英国的国际地位 |
| C.阻止西欧联合步伐 | D.英美合作共同对抗苏联 |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是 ()
|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
|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
|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
|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
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专制”一词出现1800多次、“颛制”(颛,通“专”)75次,用于君主的“专制”仅有几条,其余全部用于臣民;“独断”一词则出现多于“专制”,绝大部分用在君主身上。这说明( )
| A.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说法是错误的 |
| B.古代中国相权制约了君权 |
| C.“专制”一词古今应用语境有异 |
| D.“独断”一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 |
普鲁士主导实现德国统一后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立宪议会制度,以确保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这种设想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设想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选民普选产生 | B.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
| C.帝国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 D.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
“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 A.德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