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增、减砝码后,观察到指针偏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调节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一些 B.调节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些
C.将称量标尺的游码向右移动 D.将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天平的使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不可能发生的是()

A.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
C.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
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
③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
④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多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白雾是水蒸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