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13.3
31.6
63.9
x
169
246

(1)表中“63.9”的含义是:                                   
(2)40℃时将31克KNO3固体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降温到20℃能析出固体        克。
(3)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KNO3质量/g
40
50
60
70
H2O质量/g
50
50
50
50
溶液质量/g
90
100
105
105

① 实验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② 上述实验中溶液质量分数相等的实验是                 
③ 由实验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 溶解、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中国科学院院土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①如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为    ;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②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3C+2KNO 3 点燃 ¯ X+3CO 2↑+N 2↑,X的化学式是  

以某矿山酸性废水(主要含硫酸、硫酸铁、硫酸铜和硫酸锌等)为原料,通过下述流程可将废水中的铁、铜和锌分步沉淀,实现回收利用。

(1)步骤①中,加入Ca(OH)2有两个作用。

一是中和废水中的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是将硫酸铁转化为Fe(OH)3,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步骤③中,锌泥中最主要的含锌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为分步回收铁、铜、锌等金属资源且直接得到铜单质,只需改变上述流程中的某步骤加入的试剂即可。该步骤和应加入的试剂分别是  

《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

(1)步骤①中,黄卤所含杂质BaCl2和黑卤所含杂质Mg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过程称为  

(3)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   (填标号)。

A.蒸馏水 B.饱和NaCl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饱和BaCl2溶液

(4)将60kg含10%NaCl的黄卤和40kg含15%NaCl的黑卤混合,经“敞锅熬盐”制得的粗盐中NaCl的质量最多为  kg。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  种元素,有  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  (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  (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今年"3•15"晚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谣言进行了破解。

(1)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

①根据面粉能燃烧的事实,推知面粉具有

②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2)科研人员模拟人体内部环境,使用西红柿和蟹肉进行实验,发现蟹肉中微量的有机砷(C 5H 11AsO 2)没有转化为有毒的砒霜(As 2O 3),证实"食物相克: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产生砒霜"是谣言。

①在西红柿和蟹肉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②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As 2O 3中砷元素的质量分数 (列计算式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