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氮所在的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        
(2)基态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为                 
(3)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写出一种)。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NO3-的空间构型为              
(4)氨基化钠(NaNH2)和叠氮化钠(NaN3)的晶体类型为        。叠氮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5)N20沸点(一88.49℃比NH3沸点(一33.34℃)低,其主要原因是                   
(6)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为

①氮分子中δ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           
②铁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③铁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其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 cm,该铁晶体密度为
       (用含a、NA的表达式表示,其中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2A(g)+B(g) 2C(g),△H=-a kJ/mol(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ωmol/L,放出热量为b kJ。
⑴比较ab(填“>”“=”或“<”)。
⑵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T2(填“>” “=”或“<”)。

T/K
T1
T2
T3
K
1.00×107
2.45×105
1.88×103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为c kJ,C的浓度(填“>”、“=”或“<”)ωmol/L,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用代数式表示)。
⑶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 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4molA和2molB B.4molA、2molB和2molC
C.4molA和4molB D.6molA和4molB
⑷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⑸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和1molB,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 kJ,则db(填“>”“=”或“<”),理由是
⑹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A和2molB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molA、3molB和2molC,则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填“不变”“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⑺某温度时,卤化银(AgX,X=Cl,Br,I)的3条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AgCl,AgBr,AgI的Ksp依次减小。已知pAg=-lgc(Ag),pX=-lgc(X),利用pX-pAg的坐标系可表示出 AgX的溶度积与溶液中的c(Ag)和c(X)的相互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线是AgCl,C线是AgI
B.e点表示由过量的KI与AgNO3反应产生AgI沉淀
C.d点是在水中加入足量的AgBr形成的饱和溶液
D.B线一定是AgBr

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⑴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⑶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mol。
⑷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乙苯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进行时的条件:反应②,反应③
(2)写出下列反应的类型:反应①,反应②
(3)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Y,M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⑤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 A的结构简式是
(2) ①的反应类型,②的反应类型
③的反应类型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2分)A、B、C、D均为含两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D是一种最常见食用有机酸,在反应①的混合液中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写出A的分子式,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③的方程式:
①:
②:
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