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朝(1368~1636)闭关锁国,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时候,从地中海沿岸孕育起来的世界商业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动。世界由孤立趋向整体。”材料中的“商业大革命”的移动开始于( )
A.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新航路的开辟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④缺乏政府监管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 |
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 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这一学说
A.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 B.重视探求自然规律 |
C.旨在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 D.蕴涵朴素的唯物论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1880—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家 |
国民收入(亿元) |
年增长 率(%) |
人口(千人) |
年增长 率(%) |
人均收入(元) |
年增长 率(%) |
|||
1880年 |
1930年 |
1880年 |
1930年 |
1880年 |
1930年 |
||||
中国 |
143.43 |
257.98 |
1.21 |
377636 |
500789 |
0.58 |
38 |
51.51 |
0.62 |
表二:“1880—1930年日本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
国家 |
国民收入(亿元) |
年增长 率(%) |
人口(千人) |
年增长 率(%) |
人均收入(元) |
年增长 率(%) |
|||
1880年 |
1930年 |
1880年 |
1930年 |
1880年 |
1930年 |
||||
日本 |
18.08 |
149.95 |
14.32 |
38437 |
69240 |
1.18 |
47.04 |
216.56 |
3.10 |
读表一、表二,提取中、日两国在1880—1930年间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他们的创作风格与以下哪个作品类似
A.《拿破仑加冕》 | B.《日出•印象》 | C.《人间喜剧 》 | D.《巴黎圣母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