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漫画(左为美国,右为苏联,柱状物是导弹)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 |
| B.联合国作用软弱 |
| C.美苏力量均势 |
| D.多极化逐渐发展 |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月,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
| C.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
|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
|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 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
| 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 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