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1日,朱德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负责消灭城里国民学军官教育团和公安局里的警察……同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后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材料显示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材料二 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2)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怎样的改革目标使得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在这一探索过程,我们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中共对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共同之处?
阅读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共11分)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已成为我们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主旋律。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一:结合二则材料,指出秦朝、西周分别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问题二:材料一中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依次是什么?
问题三: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政治制度?
问题四:请列举秦朝暴政的表现。
问题五:秦朝什么时候被谁所灭?
材料:“2012年最畅销书”(见下图)(共5分)
问题一:材料中《论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这种思想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问题二:请列举孔子的教育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巴黎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就要亡国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出行到各国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主持公道,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
材料二 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材料一中展现的是哪次历史事件?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
(2)材料二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星火燎原”中第一簇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由谁建立的?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有什么意义?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
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1)材料一提到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口号是什么?该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举2例,2分)都属于什么派别?
(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该次革命是由谁领导的?中华民国哪一年成立的?“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写一个主题。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共13分)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体现了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3)图三反映的是哪次战争?这次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其中哪一条款使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4)从以上战争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