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某家族甲病(设基因为B、b)和乙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请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在仅考虑乙病的情况下,Ⅲ2与一男性为双亲,生育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孩。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
(3)B基因可编码瘦素蛋白。转录时,首先与B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______________。B基因刚转录出来的RNA全长有4500个碱基,而翻译成的瘦素蛋白仅由167个氨基酸组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时,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4秒钟,实际上合成100个瘦素蛋白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B基因中编码第105位精氨酸的GCT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由此推断,mRNA上的________为终止密码子。
Mikael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以便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最佳光照强度。实验如下:实验过程:他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他还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通过而热不通过。
实验结果:
温度℃ |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
开始时的CO2浓度(%) |
12小时后 CO2浓度(%) |
25 |
0 |
0.35 |
0.368 |
25 |
10 |
0.35 |
0.342 |
25 |
20 |
0.35 |
0.306 |
25 |
40 |
0.35 |
0.289 |
25 |
60 |
0.35 |
0.282 |
25 |
80 |
0.35 |
0.280 |
25 |
95 |
0.35 |
0.279 |
请你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说出该实验中的一种控制变量。
(2)Mikael设计的探究实验在各种光照强度变化中分别使用了不同株植物。这是一个好的设计吗?为什么?
。
(3)在这一实验中Mikael将其中一个装置保持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
(4)Mikael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
。
(5)Mikael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A.柱形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
B.柱形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
C.曲线图,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
D.曲线图,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 |
回答下列生物学问题:
I、某小组用依乐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他们将一枝依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枝条放出气泡。他们以太阳灯作为光源,移动太阳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是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衡量光合速率。
(2)B点的含义是。
(3)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曲线3。D点的限制因素是;A点的C3含量(大于、小于、等于)C点。
(4)该小组分离出依乐藻中的叶绿体(见图2叶绿体的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 ,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包括。
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乙图表示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丙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改变CO2的供应,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如果甲图中的叶肉细胞处于2℃的环境中,气体转移基本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在M点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M点时,可以发生甲图中的哪些过程?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乙图中在40℃~60 ℃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4)丙图显示,在光照下物质A和物质B的浓度很快达到饱和并保持稳定。此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A、B物质的浓度将发生变化。其中,固定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是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二氧化碳转化的第一个产物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5)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通入14CO2,光照一定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同时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仅仅30秒的时间,二氧化碳已经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想要探究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什么,可能的实验思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兴趣小组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色素层析结果在滤纸条上色素带很淡,造成的原因可能有。(致少写三点)
图甲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株小麦叶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有时多云)的变化过程,图丙和丁表示不同外界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
(1)图甲应为___ ___下观察到的结构图。在a上发生反应的条件有__。
(2)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用图来说明,原因是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图乙G点与F点相比,叶绿体中[H]含量较______(填“高”或“低”)。
(4)丙图中P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_;丁图中Q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_。
(6)除上述图丙、丁显示的因素外, _ 也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①是在上进行的,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③、④、⑤表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和。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是(写代号)。
(4)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代号。
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稍后过程也随着停止。一段时间后,将这一盆植物迅速移到阳光下,上述两个过程先开始进行的是。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
(5)根据实验测定,黄豆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高出4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