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3在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
(1)下列关于NH3或氨水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编号)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 装置 |
![]() |
![]() |
![]() |
![]() |
实验 目的 |
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NH4HCO3 |
验证NH3易溶于水 |
制备银氨溶液 |
干燥NH3 |
(2)利用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
①N2和H2通过A装置,A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作用。
②实验结束,C中溶液有刺激性气味,C溶液中存在的含氮元素的微粒有 。
③某小组消耗大量的N2和H2,但得到的氨水浓度远低于其他组,可能的原因有 。(至少写出一项。注:实验试剂均未变质。)
(3)为验证氨水具有弱碱性,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编号)
A.在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B.测定相同浓度的NaOH和氨水溶液的pH
C.将氨水和过量AlCl3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定1mol/L NH4Cl溶液的酸碱性
(4)在实验室初步测定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
①NH3•H2O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②限选试剂和仪器:浓度为0.1mol/L 的氨水、0.1000mol/L 盐酸、1.000mol/L 盐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蒸馏水、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胶头滴管、pH计、烧杯等(省略夹持仪器)
实验步骤 |
实验目的 |
步骤1: ①用碱式滴定管取20.00ml 0.1mol/L 的氨水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 。 ② 。 ③ ,停止滴定,记录数据。重复测定2-3次。 |
测定氨水的准确浓度。 |
步骤2: ; |
; |
步骤3:通过计算得出氨水的电离常数。 |
Ⅰ、亚硝酸钠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现在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
已知:①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为避免B中逸出的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与Na2O2反应,应在B、C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中盛放的药品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NO与Na2O2在常温下生成NaN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当该反应中转移0.1mole-时,理论上吸收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时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实验二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4)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E接 ; 接 ; 接 ;
接 。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 ,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5)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 (浓)= 2KCl+2MnCl2+5Cl2↑+8H2O。
①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KMnO4+16HCl (浓)= 2KCl+2MnCl2+5Cl2↑+8H2O。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如果将2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 。
A.≥1.68L | B.>1.68L | C.≤1.68L | D.<1.68L |
人们认识和应用物质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的类别认识该物质可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二是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1)下图1是硫元素的各个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①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 ,B 。
②写出SO2转化为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为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老师在B、C、D试剂瓶中依次分装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进行图2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C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的作用: 。。
③老师提醒同学们,如果B、D顺序对调,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不能说明木炭已被氧化成CO2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使品红溶液褪色
d.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e.通入氯水中,能使氯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 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的C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___(填“铜”或“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低于乙醇。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
(5)试管b中导气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