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2Z(g)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Z) = 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32 mol气体X和0.32 mol 气体Y,到达平衡时,n(Z)<0.24 mol
D.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16mol气体X,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气体Y的转化率增大,X的体积分数增大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关于X、Y、 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三种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反应时,X单质最剧烈 |
B.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
C.ZO2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单质 |
D.由氢、氧和Z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HCO3)2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 CO32-+ H2O |
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
C.向100mL 1mol/L FeBr2溶液中通入0. 5mol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
D.氢氧化铁与足量的氢溴酸溶液反应:Fe(OH)3 + 3H+=Fe3+ + 3H2O |
一定体积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同温同压下体积变为原来的0.75倍,
原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1∶2∶1 | B.4∶3∶5 | C.1∶1∶2 | D.6∶7∶14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若R的含氧酸的酸性大于Q的含氧酸的酸性,则非金属性R大于Q
(2)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3)H2O、H2S、H2Se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所以熔沸点依次升高
(4)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5)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是共价化合物
A.全部 | B.(1)(2)(3)(4) |
C.(1)(2)(3)(5) | D.(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