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 B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
| C |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 D |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为血红色 |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
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夹 b.镊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滤纸 f.研钵 g.烧杯 h.坩埚
i.石棉网 j.玻璃片 k.药匙 l.燃烧匙
| A.abdi | B.cefk | C.fghl | D.bcegj |
淮北市地处淮海经济区腹心,形成了以煤炭、建材、酿酒、农
作物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下列关于这些特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B.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主要是氢气燃烧引起的 |
| C.成熟的苹果能够释放出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气体 |
| D.在粉尘较多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易患硅肺病 |
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左移动 |
|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右移动 |
| 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
|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右移动 |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
|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Al、Fe、Cu |
某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步骤 |
操作 |
现 象 |
| ①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的pH大于7 |
| ②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
CC14层呈橙红色 |
| ③ |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④ |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