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氯酸钠(NaClO2)主要用于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提高“反应l”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反应2”的氧化剂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 “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冷却结晶”后经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即可获得粗产品。
(1)点燃不纯的氢气可能会发生爆炸,为了防止意外,可连接一个安全装置。下图的装置能起到此作用的是___________。
(2)取一定量的饱和氯水与CaCO3粉末混合,观察到少量气泡,氯水的黄绿色褪去,静止后取上层澄清溶液四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 一份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
泡
② 一份滴加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③ 一份用酒精灯加热出现白色沉淀
④ 将有色布条浸入第四份溶液,布条立即褪色
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该澄清溶液的主要溶质是;
实验①可以用方程式表示;
饱和氯水与CaCO3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HI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I的水溶液称之为氢碘酸,是一种强酸。
(1)请写出I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第五周期 族
(2)将
HI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浓硫酸中,产生的混合气体除含HI、少量的I2蒸气和水蒸气外,还可能有气体。
(3) 小明拟对HI通入浓硫酸后的混合气体成分进行验证和探究。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
初步探究设计:
①其中直形玻璃管中所装的药品是(写名称)
②足量四氯化碳的两个作用是: 。
进一步探究:
查阅资料:氧化性强弱KMnO4>HNO3>I2>SO42-,且较稀的硝酸不能氧化I2。
③小明拟对溶在水层的其它混合气体成分做进一步探究。请你从以下限选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帮小明完成实验报告。
限选的试剂:石蕊试剂、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0.1mol/L HNO3、淀粉溶液、BaCl2溶液
| 实验方案 |
可能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
| 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溶液分装入A、B两支试管中 |
|
用下列几个实验,可快速制取实验室所需的少量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1)若B中是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将A中液体逐滴加入B内,实验
中观察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则A中液体的是 (填名称)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要制O2,B为黑色固体,A中的试剂是(填化学式),C中盛
有FeCl2和KSCN的混合液,旋开分液漏斗的开关后,发现C中溶液变为
血红色,写出C 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已知氧化性强弱:KMnO4>Cl2>KIO3>I2。若A中装有浓盐酸,B中装有固体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C中的现象是 ,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褪去,这是因为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
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 :,沉淀A:,沉淀B:。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
2CO3的目的是。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100mL浓度为1mol/L的稀硫酸。
(1)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2)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
取mL浓硫酸
,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的洗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检查100mL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F.盖紧瓶塞,反复颠倒振荡,摇匀溶液
G.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馏水,到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线相切
请据此填写:
①完成上述步骤中的空白处。
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填写):
()→()→()→()→()→()→()。
③进行A步操作后,选用量筒的规格是
A.10mL B.50mL C.100mL D.1000mL
④如果对装有浓硫酸的量筒仰视读数,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将(填“偏高”
、“偏低”、“无影响”)
⑤进行A步骤操作时,必须后,才能进行后面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