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酿成不同程度的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农民被动上楼、耕地“占优补劣”,不时引发争端;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户籍、就业、社保、住房、子女上学等较多困难。
(1)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被动上楼、耕地“占优补劣”等问题,请你从民主监督角度为利益受损的农民提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运用政府责任和职能能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出行前通过手机就能得知交通路况信息;足不出户也能预约名医专家掌握健康情况;社区环境出现污染状况就会被迅速导入排污通道……”这些仅仅只是智慧城市蓝图的一部分。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型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快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为企业发掘新增长点和转型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各地智慧城市规划早已启动,一项以“智能化”为焦点的产业盛宴已经展开。
材料二 为建设“智慧城市”,某市作出了“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战略部署,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市的目标。规划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强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为发展智慧城市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作为市民应如何为建设“智慧城市”作出自己的努力。
目前,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是许多能源紧缺国家为应付能源价格高涨、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该《指导意见》指出,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制度是指将现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越高的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各地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在全国全面试行。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利用价格杠杆可以有效地节约电力资源。
(2)我国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是如何体现用矛盾的观点解决问题的?
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人这样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材料二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1)结合材料一,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十一五”目标 |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
“十二五”目标 |
|
万元GDP能耗降低(%) |
22 |
22.09 |
17 |
化学需氧量减少(%) |
14.9 |
19.44 |
12 |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
23.22 |
14.9 |
注:目前,山东“两高”(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均高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国这两项指标的减排目标均为8%,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为16%。
揭示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就节能减排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实现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网谈”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官员纷纷“触网”,直接在网上了解社情民意,回应民间诉求……同时,这也激起了普通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网络日益成为民众参政议政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新平台,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然而,在一些网络推手的恶意推动下,谣言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误导网络舆论,形成“网络暴力”,危害社会稳定。为此,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引导公民有序参与网络生活。
(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公民应如何有序参与网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