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分)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 8 个实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⑴请你从上述 8 个实验中任选一个,描述其实验现象:(写清试管标号及对应试管中出现的现象) .
⑵实验后,某试管中得到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实验后,某试管中得到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⑷实验后,某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 A,向其中逐滴滴加 Na2CO3 溶液,先有气泡产生, 继续滴加,又产生白色沉淀。由此推断,滴加 Na2CO3 溶液之前的该反应可能发生在______号试管中,无色溶液 A 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请你阐述无色溶液 A 中加入 Na2CO3 溶液后,没有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X,X的化学式为。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资料,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观察到了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于是他得出了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解释与结论】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丙同学通过的现象,得出了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结论。
小明同学在“金属拓展阅读”活动中了解到:金属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能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教师结合小明已有知识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金属钠一般存放在煤油中或用石蜡封存,煤油的密度为0.8g/mL。
(1)问题:采取上述保存金属钠的方法中,煤油或石蜡的作用是。
(2)实验过程
操作 |
现象及解释 |
|
① |
打开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 |
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分层的界面上方跳动,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变成红色,并逐渐被压入B中。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
② |
打开止水夹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迅速关闭止水夹b。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
打开止水夹c。 |
溶液红色消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 |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尖嘴处,打开止水夹a;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A中气体为氢气。 |
(3)反思分析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C中溶液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写出所有可能)。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___________。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了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
可能有Ca(OH)2、NaOH |
学生丙 |
可能有Ca(OH)2、CaCl2 |
学生乙 |
可能有NaOH、Na2CO3 |
学生丁 |
可能有Na2CO3 |
学生戊 |
可能有NaOH |
…… |
………… |
【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收集某气体采用E装置,可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选项)CO2气体中常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
A.a→b→c→d | B.b→a→c→d | C.c→d→a→b | D.d→c→b→a |
请你帮助小林同学完成“探究碱式碳酸铜(铜绿)的性质”实验的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用品]略
[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物理性质:铜绿是色粉末状固体。
(2)用药匙或纸槽分别取少量铜绿于两支试管中
(3)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铜绿逐渐溶解,产生大量_____,并形成蓝色溶液
(4)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的_____加热(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固体粉末逐渐变成____色,且试管壁有______出现,若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浊。
[实验结论]铜绿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1)铜绿能与_____________反应;
(2)铜绿受热易分解,由分解的产物可推断出铜绿是铜在空气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