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这段诗歌主要说明了
| A.分封的依据 | B.分封对象的主体 |
| C.分封的目的 | 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郡县制 |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建立 |
|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
|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
| D.王位世袭制确立 |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
|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
|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
|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周王的妻妾 |
周王与妻妾所生的后代 |
| 妻(正室) |
三哥(20岁)四哥(14岁) |
| 妾一 |
大哥(25岁) |
| 妾二 |
二哥(22岁) |
A.大哥 B.二哥 C.三哥 D.四哥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A.财产 | B.地域 | C.信仰 | D.血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