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某种酶(PG)开始合成并显著增加,促使果实变红变软。但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鲜。科学家利用反义RNA技术(见图解),可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技术的核心是,从番茄体细胞中获得指导PG合成的信使RNA,继而以该信使RNA为模板人工合成反义基因并将之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新植株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反义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反义RNA与细胞原有mRNA(靶m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靶mRNA进一步翻译形成PG,从而达到抑制果实成熟的目的。请结合图解回答:

(1)反义基因像一般基因一样是一段双链的DNA分子,合成该分子的第一条链时,使用的模板是细胞质中的信使RNA,原料是四种    ,所用的酶是    
(2)若要以完整双链反义基因克隆成百上千的反义基因,常利用      技术来扩增。
(3)如果指导番茄合成PG的信使RNA的碱基序列是A U C—C—A—G-—G-一U-c一,那么,PG反义基因的这段碱基对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的反义基因在导入离体番茄体细胞之前,必须进行表达载体的构建,该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反义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    等,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    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5)将人工合成的反义基因导入番茄叶肉细胞,最后达到抑制果实成熟,该生物发生了变异,这种可遗传的变异属于    。在受体细胞中该基因指导合成的最终产物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大气CO2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2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分组及实验处理
株高(cm)
叶绿素含量




·

(mg g- 1

光合速率




·



·

(μmol m- 2 s- 1

15天
30天
45天
15天
30天
45天
A
对照(自然条件)
21.5
35.2
54.5
1.65
2.0
2.0
8.86
B
UV照射
21.1
31.6
48.3
1.5
1.8
1.8
6.52
C
CO2浓度倍增
21.9
38.3
61.2
1.75
2.4
2.45
14.28
D
UV照射和 CO2浓度倍增
21.5
35.9
55.7
1.55
1.95
2.25
9.02

(1)光合作用中,CO2 中与C5(RuBP)结合,形成的C3 还原成三碳糖。这样光能就转化为糖分子中的
(2)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加快了碳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 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 ,说明CO2浓度倍增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
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
含量。若检测结果是 ,则支持假设。

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下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____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利用。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昆虫种类
害虫
害虫天敌
金纹细蛾幼虫
体内有姬小蜂卵
的百分率(%)
蚜虫
(头/枝)
雌成螨
(头/叶)
小花蝽
(头/枝)
瓢虫
(头/枝)
食蚜盲蝽
(头/枝)
生态果园
39.3
0.34
0.47
0.29
0.33
40~60
对照果园
79.1
2.58
0.15
0.26
0.02
3~6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②果园中的瓢虫和蚜虫、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小花蝽和瓢虫的关系分别是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提高了________的种群密度,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和减少污染有重要意义。

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的变化,所得结果如左图所示:
根据图1回答问题(1)~(3):

(1)在温度为____________℃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若光照和黑暗时间各占一半,且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一直和图1中的光照强度一样,则菰在15℃时生长状况为_________。

A.干重将减轻 B.干重将增加 C.干重不变 D.无法判断

(3)用CO2消耗来表示,35℃时菰叶片的真实光合速率约为_________μmol·m-2·s-1
科学家进一步制作出了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图如图2、图3所示,根据图1、图2、图3,回答问题(4)(5):
(4)图2的曲线是在温度为_______℃时作出来的。

为了研究果蝇眼色(由基因E、e控制)和翅形(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紫眼卷翅、赤眼卷翅、赤眼长翅(野生型)三个不同品系的果蝇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由实验一可推测出翅形中显性性状是。F1卷翅自交后代中,卷翅与长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致死。
(2)实验二中Fl赤眼卷翅的基因型是。F1赤眼卷翅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例是,赤眼卷翅个体中杂合子占
(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蝇在卷翅基因(B)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致死。
①研究者指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左图所示。

其中d1d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d1和d2(属于,不属于)等位基因,理由是            
②若以上假设成立,则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杂交,后代卷翅与长翅的比例为

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进而刺激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活化;同时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致敏,随后由细胞分泌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 细胞,产生的抗体将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由此引起的眼疾在免疫学上称为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