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条文】
《环境保护法》第6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
《刑法》第338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案例描述】
某电镀加工厂厂长徐某,在明知工厂废水有毒的情况下,直接将废水排放到厂外的土地上,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14年4月,某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被告人徐某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一万元。
(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环保法修订案草案,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哪一特征?符合依法治国方略哪项基本要求?
(2)小王同学认为:案例中徐某的行为违反《环境保护法》第6条,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请评析小王的观点。
(3)请列举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事例,说明你如何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材料一:汉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更是开启数千年华夏文明巍巍大厦的金钥匙。在文字输入几乎完全依赖“搜狗拼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的严峻现实下,“提笔忘字”正在快速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中国人的“通病”。
材料二:2013年8月2日,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瞬间成为网络头版头条的报道焦点,超过了《中国好声音》和《快乐男声》的网络影响力,迅速在全社会掀起一段手写汉字的热潮。
(1)“汉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2)举办大型汉字听写推广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重要意义。
(3)请你就如何解决汉字手写能力下降这一严峻问题出谋划策。(从国家、学校、青少年三个方面回答)
材料一:2013年6月20日,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距离地面约300公里的浩瀚太空为青少年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这一刻,中国聚集了全世界注视的目光。
材料二: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最大的特点是携带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实现月球表面探测。标志我国已成为继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无论是奔月之旅还是太空授课,无数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太空授课、嫦娥飞天有什么重要意义?
﹙4﹚青少年应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26.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你认为我国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2分,任选其中两方面回答即可)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相一致?(2分,任选其中两方面回答即可)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此,你打算今后怎么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些“价值准则”?( 2分,任选其中两方面回答即可)
2014年3月1日晚9时许,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新疆暴徒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9人死亡,130人受伤,警方当场击毙1人。坚决打击恐怖势力,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是我们长期工作。
(1)坚决打击恐怖犯罪、维护新疆地区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2)青少年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勾描世相,意味深长。当“扶老人反被讹”由最初的新闻事件变成了一个略显沉重的社会命题,小品的结尾一语点睛——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1)假如你遇到老人跌倒,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2)“扶老人反被讹”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诚信的缺失,请写出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3)“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你认为怎样才呢过让人心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