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请回答:
(l)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
(3)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1:“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
(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