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友好交流】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日本仿效唐朝"法式"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
【各自探索】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侵略抗争】
材料四 如右图

(3)明治维新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材料四反映了日本的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了什么?
(4)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1945年8月15日,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5)以史鉴今,请你为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一个小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与欧洲的往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题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

分析说明题
中国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展了两次变化,请回答:
(1)1949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2)1956年社会性质的变化指什么事件?
(3)说一说它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看下图

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向民农宣传土地改革法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请回答:
(1)结合上面材料说明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目的
(2)刘少奇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3)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广大农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由于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4%,人均生产增长6.5%,按此速度,国民收入每十一年将翻一番,中国在20世纪前半期的生产增长勉强赶上人口增长,与此类型相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中国的经验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国家相比也是值得称赞的。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评价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请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三例

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小明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请回答:
(1)“工业起步”是指
(2)“宪法保障”是指
(3)“制度确立”是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