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请回答:
(1)洋务派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开始近代工业建设。洋务派工业建设的成就有哪些?作用是什么?将答案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成就 |
|
作用 |
|
(2)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这段话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什么问题?
(3)近代工业举步维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有资金、技术、市场、政治环境诸方面因素。将制约近代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方 面 |
具 体 表 现 |
资 金 |
|
技 术 |
|
市 场 |
|
政治环境 |
|
(4)近代许多工业品都带有"洋"字,如洋车、洋枪、洋炮、洋油、洋布、洋灯、洋伞等,今天这些词语大都消失了。洋名消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舞台上,有三个国家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四: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只能回答一点)?“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材料三分析日本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它的主要领导者是谁?
(4)根据材料四,写出这一“宣言”是指哪部文献?它是由谁颁布的?
(5)根据材料一、四中,两国通过改革或战争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6)结合几则材料,请你谈谈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宣言痛诉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材料四:这部法令是法国的,是资产阶级的第一部民法典,它对后来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国的哪部文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文献的颁布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3)材料三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材料四的“民法典”是谁统治法国时制定的?
(4)谈谈以上四部文献在性质方面有何共同之处?
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
【艺术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史记》的体例有何特点?图二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作者是谁?
【思想篇】
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科学篇】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两位人物分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数学家。请你任选一位,说明他有哪项成就在当时领先世界?
【感悟篇】
(4)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命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⑴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⑵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⑶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于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材料一: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团结不断巩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西藏发生巨变得益于我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为了促进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请列举1项。
材料二:2012年7月1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在15年中,香港遭遇了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保持了繁荣和稳定。
(2)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主要归功于党和政府落实哪一方针政策的结果?坚持这一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上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我国怎样的国情?对此我们自觉履行怎样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