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下表为丁地的气候资料:
地点 |
海拔高度(米)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月降水量 |
7月降水量 |
年降水量 |
年日照时数 |
丁 |
1 111 |
-8.4(℃) |
23.3(℃) |
1.2(mm) |
42.2(mm) |
193.7(mm) |
2 975.7(小时) |
(1)图中b河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段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填干湿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
乙、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解决的具体措施为 。。
(4)请分析丁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如果大量利用流经丁地的河水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09年11月1日6时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东移南下强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和强降温天气,华北、东北南部、黄淮、江淮将有5~7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下降8~10°C,部分地区可超过14°C。
材料二 2009年11月1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此次大风降温天气是由冷锋天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特征主要是
。
(2)甲、乙两地风速较大的是乙地,依据是、。
(3)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此次寒潮产生的主要危害是什么?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 “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全球共同关心的话题。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要提倡发展低碳经济?
(2)您愿意从身边什么小事做起,为低碳生活做贡献?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中外科考队于2010年10月15日开始对它进行科考活动。
材料二:重庆地形图和2005年酸雨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统计数据。
(1)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由图1可知我国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较高的省区是云南和。调查发现地下河为天坑“之母”,天坑主要是地下水对(岩石名称)的溶蚀作用造成的。
(2)图2为乐业地区的各月平均降水量与气温图,请判断其气候类型:。
(3)请根据图2,你认为科考队对天坑底部地下暗河进行考察的时机选择并予以说明。
(4)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从农业区位条件看,图示喀斯特地貌地区对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由图5可知重庆地区酸雨的季节分配特征是:全年发生强酸性降水(pH<4.5)的频率
(填“大于”或“小于”) 弱酸性降水(4.5≤pH<5.6);强酸性降水在季出现频率较高;从2005年重庆地区降水的PH值统计分析看,重庆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6)酸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特征具有强烈的地理性。重庆地区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由特点和分布特点决定的;重庆地区酸雨的时
间分配特征主要是由的季节变化决定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____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____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____________(增加/减小)。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