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 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关;
猜想C: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乙所示实验探究:用一根细绳子的一端拴住一个小球,用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抡动细绳,让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实验中,用手感受绳子的拉力大小。做几次实验后,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小球的质量(g)
运动的快慢
绳子的长度(cm)
绳子的拉力
1
15

10
很小
2
20

10

3
20

10

4
20

15
很大

(1)实验中,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不计空气阻力)。
(2)实验中,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球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这一现象可说明绳子拉力的作用效果是           。若绳子断了,小球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做圆周运动。
(3)分析对比实验次数1 、2 的数据,可以初步验证猜想      
分析对比实验次数2 、3 的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平衡状态的判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①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_________ ;②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 _________ .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 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变”);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 _________ 像,凸透镜能成 _________ 像.

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选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图甲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闭合开关前,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阻值最大端。开关闭合后,移动滑片P到如图甲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若要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滑片P应向(填“A”或“B”)端移动。
(3)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若将小灯泡从灯座中取走,表仍有示数。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某同学用下列器材研究影响滑动摩檫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11所示,4次实验中他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动物块,使其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2)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3)丁图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乙图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cm3.
(3)再将盛有剩余液体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kg/m3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而形成的。
(2)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水的沸点是℃。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