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
(2)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
(3)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意义何在?
“小小村委会,几段大历史”。下面是一个村庄村委会外观的变化,请你仔细观察图片,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片一
(1)图片一所反映的历史大致发生在什么时期?当时的中国正经历哪两件大事?说出其中一件事的历史意义。
图片二
(2)图片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出现的两次巨大失误,这两次巨大失误分别是什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
图片三
(3)图片三反应出中国农村发生了伟大变化,这个变化缘于哪一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图片四
(4)村里刚刚引进了一家美国人投资的企业,而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70年代,坚冰才开始融化。请你举出中美关系改善的两件大事。
(5)四个不同时期的村委会建筑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终于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说出这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
(2)列举经济危机影响下,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3)请写出资产阶级寻找到的两条不同出路及分别产生的影响。
(4)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深受侵略的典型例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国家的重大问题,而粮食生产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搜集有关资料制成下面的数据图表,请你观察数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的这种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有直接的关系?
(2)从1957年到1960年曲线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1978年到199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能大幅度上升。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农业发展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西藏的和平解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以来,西藏的发展日新月异,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请回答:
(1)西藏是在哪一年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2)少数民族所享有“政治经济权利”是通过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得以保障的?实施这一制度的前提是什么?
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4)当今却有一小撮“藏独”分子大搞分裂活动,对此你有何想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1分)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1分)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