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1)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2)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1)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所示;                 
(2)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a处位置(如图所示)。
(3)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1)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    (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2)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后,小明又进一步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 1和动力臂L 1的数据,并绘制了F 1与L 1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 1为0.1m时,F 1   N。

小亮做"测量襄阳某品牌酒密度"的实验。

(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酒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的质量。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  (填序号)。

(2)由图可知待测酒的体积是    cm 3,密度是    kg/m 3

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状态。

小华同学想用"伏安法"来测量定值电阻R X的阻值,于是他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向  (选填"A"或"B")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操作中,小华发现两个电表只有一个示数,初步检查确认,电路接线完好,两个电表均无故障,刚发生故障的元件应是    

A.

电源

B.

电阻R X

C.

滑动变阻器

(2)排出故障后,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示数为2.6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计算R X的阻值为    Ω。

(3)按照上面的操作步骤,小华又测量了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的电阻,并描绘了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即I﹣U图象),小华发现他所描绘的定值电阻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而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的电阻与    有关。由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选填"大"或"小"),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

(2)分析图中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E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kg/m 3

(3)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A.

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

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

C.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

用合力代替同一物体上所受到的几个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