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图一 牛耕图                   图二 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
材料二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明)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至二十余张,“家为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三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日“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缏”(缏即线),以其交洋人也。丝比用手缏更细滑光洁,售价亦三分之一。每间丝偈大者女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两、四两不等。肇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顺(即广东南海、顺德)。两邑相起继者多至百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员(即圆),远近胥(即都)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四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是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的直接支持下开办起来的。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扰,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知县感到左右为难,只得向上禀告。刘坤一驳斥说:“士为四民之首,立论犹当持平。烟囱既隔城垣(该厂建在无锡西门外),何谓风水有碍?”反复再三,官司才告一段落。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成化年间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和其本质特征。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有何明显进步之处?
(3)材料四主要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
(4)据你所学知识,描绘一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示意图。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也不断加强。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图一 中共八大图二 1958年的宣传画

图三 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图四今日深圳
请分别指出每幅图片反映的中共采取的重大举措,概述其历史意义或影响。

根据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回答:(1)当时人们为什么事件思考和议论“制度”的命运?
(国家复兴管理总部领救济的队伍)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请回答:
(1)“牛顿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2)牛顿有什么贡献?
(3)有人认为相对论的建立使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抹掉了。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应该怎样评价牛顿和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