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腰多白金。吾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注)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选自《魏叔子文钞》)
注释:觱篥:bìlì,古代一种管乐器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尝与宋将军过:拜访。
B.其乡及姓字扣:通“叩”,问。
C.将军留之强:尽力。
D.宋将军自负故:因此。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其雄健,呼宋将军云斧斤时入山林
B.吾将军俱不敢问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腰多白金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久居,祸及汝不出,火

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B.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C.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D.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2)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3)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完成1~6题。
沈周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②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以正德四年卒。
注①牣:满。②铨曹:吏部官员。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漫应曰 (2)宽备言其状

2.

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父没,或劝之仕 B. 卒供役而还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周以母故/而告以成功
B. 饭之而去/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评者谓为明世第一/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入其姓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

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1)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译文:

(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译文:

5.

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

6.

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①。《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②
[注释]①七十子:孔子办学多年,传说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者七十人,这里是举其整数。②以上三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②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本段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①,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②。”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①镃基:锄头。②置邮:驿站。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文公①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①滕文公:战国时滕国国君。滕立国于西周初,其地在今山东滕县西南。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②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上文中,孟子阐述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