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节选自鲁迅《拿来主义》)下列各项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就近取例,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两个事实批评“送去主义”。其中特别讽刺了送梅兰芳博士去苏联这事。 |
| B.鲁迅认为,“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媚外卖国。这是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由向来的闭关锁国而走向媚外卖国。 |
| 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路的挂过去”是漫画笔法,生动形象地讽刺了送去主义者媚外求荣、打肿脸充胖子的可耻行径。 |
| D.“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运用反语手法,讽刺国民党政府奉行送去主义政策,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像话了。 |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和“大度”在这里怎么理解?
“抛来”与“抛给”有何区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利与弊
叶林
①故宫、长城、兵马俑、京剧、古籍和端午节,这些看似没有太多关系的事物,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影响至深。作为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承继者,我们常常引以为荣。但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问题上,人们却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②在传承文化遗产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商业化的身影。在现代商业社会,商品化其实就是传统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衍生品。将文化遗产与现代商品、服务相互结合,很容易取得消费者的共鸣,能够提升文化和商品的传播性,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许多国产白酒的名称都取自于历史典故或者遗迹,消费者在享受美酒之时,难免追思历史。对于商人来说,这就足够了。因为商品化不仅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的内涵、增强文化遗产的传播力,还同时开启了通往财富的大门。很多时候,追求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商人不遗余力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直接动力。
③文化遗产是独占的,文化遗产的商品化必须是有序的,文化遗产商品化并非必然破坏文化遗产,它甚至有助于传播传统文化遗产。但在现实社会中,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举动又相当普遍和严重。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经过无度演绎,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本身来说,这种演绎是篡改性的。另一方面,商品化有时会损害文化遗产或者自然遗产的真实面貌。
④其实,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还会引发文化遗产衍生品市场中新的利益安排。端午节更像是一种文化,它衍生很多特有的精神内涵,更成为国人的心结。但当端午节与商业结合起来,就给原本平静的文化生活带来新的问题。去年,韩国原来要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着实让国人着了很长时间的急。后来有消息说,韩国准备和中国一起办理申报,申报名义也限定为“江陵端午祭”,这又给国人带来某种安慰。文化遗产不仅已转变成为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而且还给商人带来了实际利益。在民间,韩国某公司申请注册了“端午节.cn”的网名,今年端午节前,又有消息说某国内企业花钱从韩国公司手中买回了这个网名。类似例子很多,连我们从小阅读的“三国”、“水浒”等古代名著的名字,也被日本人抢注了商标或者网名。祖先留给我们太多的遗产,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担心。其实,即使韩国公司注册了“端午节.cn”,这也构不成违法网站,而且也未必有损于中国传统文化。但这种做法确实让屈原的故乡人受到某种感情伤害,我们宁愿花钱把这个网站名称买回来。从商业来看,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个韩国公司的创办者,他注册“端午节.cn”的中文网名,或许就是为了在注册后把中文网名卖给中国人。
⑤我们应该认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了,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纯粹的商业利益问题,而是忠实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使然。日本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韩国也紧跟其后制定了类似法律。我国几乎没有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立法,甚至很少将保护文化遗产当作战略问题加以对待,这种状况难以与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相互匹配。我们祖先留下了太多的精神财富,历史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我们大可不必为文化遗产商品化而过度担心。但是,作为文化遗产的承继者,我们无权浪费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极富智慧的中华民族,我们应当更善于制定和利用法律规则。
(选自2006年06月06日《北京青年报》)
15.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人们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的问题上一直有着不同的认识。 |
| B.对于商人来说,他们不遗余力地开拓文化遗产市场的动力就是为了追求利益。 |
| C.文化遗产商品化中,商人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任加演绎就可实现最大利益。 |
| D.我们虽受到伤害,但是佩服那个注册“端午节.cn”网名的韩国公司的创办者。 |
16.阅读②③两段,简要概括文化遗产商品化的利与弊。
17.从文本最后一段看,今天我们关注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6分)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濛。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傅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客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二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钢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
19.“风雨凄迷,山色空濛”,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3分)
20.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3分)
21.谈谈“伞”在文中的含义,并分析以“伞”为题的作用。(6分)
22.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8—21题。
琴王游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年第13期)
18.小说为什么要以“琴王”为题?请简要分析。
19.悠扬的琴声对村民们起到哪些方面的作用,请你分点概括。
20.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
21.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解释作品中划线的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1)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2)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他们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银河系外X射线源。科研小组认为,此种X射线是遥远的星系中心酷似黑洞的地方放出来的,大约经过了100亿年才到达我们所在银河星系。
宇宙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的X射线望远镜,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的天体进行320天的观测。飞鸟号的X射线望远镜比以往同类望远镜的灵敏度高出百倍以上。科研小组对观测到的X射线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那些短波长的X射线)结果表明宇宙X射线是距我们所在银河系几十亿乃至百亿光年的天体里放射出来的。这种天体有近百个之多,有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亿倍。这些天体都与附近天体组成一个中心存在黑洞的星系,X射线就是从黑洞中放出来的。外星系每10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星系。观测结果还表明,在大约100亿年前,每10~1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
外星系X射线源是现代天文学一大科学之谜。1962年6月18日,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观测到了天蝎座一个X射线源,并命名为天蝎座X-1,这是第一次发现太阳系外的X射线源。1975年科学家们观察到宇宙x射线爆发现象,并按其特征划分出Ⅰ型、Ⅱ型和奇特的X爆发源,但对它们的方位和本质一直不了解,而称之为“宇宙背辐射”。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为弄清100~150亿年前宇宙、星系和黑洞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线索。第一段提到了“遥远的星系”,下列对它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 A.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归属于“遥远的星系”。 |
| B.后发座、天蝎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不属于。 |
| C.后发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天蝎座不属于。 |
| D.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不属于“遥远的星系”。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取得这项发现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 )
| A.选择了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天体观测的正确方位。 |
| B.在320天的时间内对有关天体做了周到细密反复的观测。 |
| C.所用的X射线望远镜安置在卫星上并具有高度灵敏性。 |
| D.对观测结果特别是短波长的X射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
文中提到了科学家1962年的发现、1975年的发现和“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对这三次发现的异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次探测都是对银河外星系X射线源的探测,都取得一定成果。 |
| B.1962年的观测还没有超越银河系,其他两次则超越了银河系。 |
| C.1975年的观测并未发现X射线源,其他两次则发现了X射线源。 |
| D.“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超越前两者,解开了一大科学之谜。 |
下列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
| A.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外的X射线,在天文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B.科学界观测到宇宙X射线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但飞鸟号首先观测到银河系外放出的X射线。 |
| C.宇宙X射线源是距银河系达百亿光年的、质量很大的若干天体组成的星系的中心——黑洞。 |
| D.银河外星系因有黑洞,能放出X射线,而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大约100亿年中减少达九成以上。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且抗药性也越来越厉害。今天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将剂量增加成千上万倍,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会杀死害虫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尤为严重的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加剧环境污染,损害人类身体健康。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其中有4万人丧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数量无法统计。
面对化学农药长期滥施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国科学家从加紧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广应用植物农药等方面寻求出路。近年来,植物农药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农药又叫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与化学农药比较,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
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施用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的多元化,就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这同病菌对中药混和物煎剂较之于单质的抗菌素更难适应的道理一样。植物农药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的安全。根据试验,使用我国研制的鱼藤菊酯植物杀虫剂的常用剂量喷施,对蔬菜头号害虫萝卜蚜的防治效果达到99.85%,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杀伤率仅为11.58%;对照使用的化学杀虫剂乐果乳油的两个指标分别为71.5%和28.54%。
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达一万多种,它们当中大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较有价值的杀虫植物大概有五类:对昆虫有强烈驱赶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对作物真菌病和病毒病有疗效的,如大黄、烟草;可提炼使昆虫有强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质的,如川楝、花椒;能影响昆虫激素平衡的,如万寿菊、香茅;使昆虫绝育的,如喜树硷、姜油等。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严重问题,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且种类也不断增加。 |
| B.增加化学农药使用的剂量会杀死害虫的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 |
| C.现在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千万倍地加大剂量,这必然导致化学农药生产成本增加。 |
| D.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虫,已经造成了损害人体健康、危及人的生命的严重后果。 |
下列对“植物农药”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
| B.是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质制造的 |
| C.是利用多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
| D.是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杀虫成分,经提炼后制造的 |
对文中“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一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避免了化学农药不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缺陷,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
| B.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如同病菌对于中药混和物煎剂更难适应一样。 |
| C.植物农药不会杀死害虫的天敌,有益于生物的安全。 |
| D.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与化学农药比较开发费用也较低。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植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化学农药所不及的。 |
| B.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杀虫成分单一化,因而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 |
| C.植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原理主要是驱赶害虫和破坏抑制害虫的生理机能。 |
| D.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