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 国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 英国 |
约1800 |
48% |
52% |
| 法国 |
约3600 |
75% |
25% |
| 中国 |
约43200 |
89% |
11% |
此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政治制度 ②文化教育 ③工业建设 ④军事建设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张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下列有关其事迹的介绍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 B.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
| C.热心倡导“实业救国” | D.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
①政府投资兴办②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兴办③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④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 A.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 |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开始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 A.①②④⑤ | B.①③④⑤ |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
|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
|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