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08年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 )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 )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 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了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名言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D.时穷节乃见,一垂丹青 |
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政治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态度,一种无益的心理自慰,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④是承认以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
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 B.善于对本民族优秀文化推陈出新 |
C.依照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