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某校九年级(6)班开展了“建设美丽中国 共筑和谐家园”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三位同学在班会活动中的对话。
小杨:浪费在我们身边十分普遍,食堂里的剩菜剩饭,每天都要装几大桶;本可再用的纸却变成了污染环境的垃圾。
小汪:邻居张阿姨家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但为了有一个男孩,硬是生养了四个孩子,四个孩子的吃饭、读书都成了问题!
小邓:近年来,各地的私家车急剧增加,不但造成交通拥挤,更重要的还在于汽车排放的尾气,使空气中的PM2.5浓度急增。
(1)请结合小汪的话,谈谈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2)请结合小杨和小邓的对话内容,分析说明我国资源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3)结合材料谈一谈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祖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是需要我们继承的精华,其中孝道、诚信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想一想,《弟子规》中对孝道(或诚信)是怎么具体要求的?我们课本中对孝敬父母(或做诚信之人)又是怎么要求的?你能选择一个方面(孝道或诚信)说一说吗?
寒假里,你走在大街小巷,或是同亲朋好友、家中长辈聊天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或谈到社会的变化呢?你看到或听到,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过什么变化?你能列举一下吗?并请试着说一说是什么原因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这些变化?(试分析出两条原因)
材料一:中西方之间有许多处理问题时态度和方法的不同。比如:欧美的老人,多忌讳由别人来搀扶,他们认为这有损体面,是受轻视的表现,而在中国,搀扶老人则是被看做尊敬老人、有修养的举动。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国外的文化艺术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少人特别是青少年对一些西方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很热衷,争相效仿。相反,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回答:
(1)中西方处理问题时产生不同的态度和方法的原因是什么?
(2)青年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和节日?
(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探讨会上的讲话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的课本里有许多中国古语,这些古语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很好的启迪。根据你对下表中所选的中国古语的理解,完成对
表格空白处的填写。
我国历来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4年,中央财政下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878.97亿元,比2013年增长6.1%。此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校舍安全、教师乡村学校任教和教师生活补助。
2014年8月,《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强调,义务教育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依据。
(1)材料中列举的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公民的哪一项权利的实现提供经济和政策保障?请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的角度,谈谈保障公民这一权利的重要性。
(2)结合课本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相关知识,说明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做成功的受教育者,在学习中应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有哪些?(各举2例)
购物消费是我们生活动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活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但在购物消费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遇到消费的烦恼。请观察下列漫画。
(1)漫画《商场消费》中,商家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为保护这个权利,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2)漫画《网络购物》中,商家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网络商家的信誉。你认为网络商家要维护自己的名誉就必须坚持什么原则?谈谈你对这一原则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