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淡黄色化合物丙和另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2)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某同学提出,丙在空气中也可能转化为另一种盐。将丙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为探究其转化产物的成分,他提出如下方案:
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得b克固体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其中方案C首先得到老师肯定,据该方案实验后,若b与a满足           关系,则证明固体是两种盐的混合物。你认为,除方案C外,合理的方案还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的仪器装置,在蒸馏烧瓶中装有冰醋酸、乙醇、浓硫酸和沸石,水浴加热,粗制乙酸乙酯。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粗产品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液体分为两层,现用两种方法检验乙酸乙酯和水层:第一种方法加入几滴KMnO4溶液,结果两层都没有颜色,无法区别;第二种方法是加入少量碘片,结果是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在这个实验中:(1)水浴的作用是,浓硫酸的作用是
(2)水流经冷凝管时,应从口进入。(填a或b)
(3)烧杯中乙酸乙酯在层,根据是,加入几滴KMnO4溶液后,水层不显紫色,是因为
(4)粗制乙酸乙酯经过提纯,可得到纯净的酯,提纯的操作方法是

(1)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如图所示的替代简易气体发生器的即开即停装置,该装置中装有铜丝网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哪些气体_________________(答2种即可);
若将铜丝网隔板改为铁丝网隔板,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何种气体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①写出C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学生判断SO2和Na2O2反应能生成硫酸钠,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合理_______,(填“是或否”)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同学无法断定SO2和Na2O2反应中是否有氧气生成,拟使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中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④为确认SO2和Na2O2反应产物,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你认为应进行的操作按顺序排列是(填序号)________。

A.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观察细木条是否着火燃烧.
B.将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
C.在配成的溶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或沉淀生成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量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碳酸钙
状态
C(HCl)/
mol·l-1
溶液温度/℃
碳酸钙消失
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块状
0.5
20
39
400
2
粉末
0.5
20
40
60
3
块状
0.6
20
41
280
4
粉末
0.8
20
40
30
5
块状
1.0
20
40
120
6
块状
1.0
30
50
40

(1)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5、6表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3)根据实验1、3、5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
(4)从本实验数据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

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利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KI-淀粉溶液中。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试回答:

(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填字母)
(2)实验开始后装置5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1中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先变蓝一段时间后蓝色褪去,生成两种强酸,请写出蓝色褪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电解质的有关知识后,老师提出了一个“电解质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的影响因素”的课题。让该小组来完成课题的研究,已知HCl在水中能完全电离。
(1)该小组同学首先用密度为1.049 g·cm-3的乙酸(CH3COOH)和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8 g·cm-3的浓盐酸分别配制1 mol/L CH3COOH溶液和1 mol/L HCl溶液各500 mL,则他们应该量取乙酸和浓盐酸的体积分别为
(2)某同学在配制500 mL 1 mol/L的CH3COOH溶液时,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操作如图所示,图中的错误有

(3)他们首先用下图所示装置测1 mol/L的CH3COOH溶液和1 mol/L HCl溶液的导电能力,接通电源后发现与HCl溶液相连的灯泡较亮,有同学认为乙酸是弱电解质,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通过该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4)他们又用上述装置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Cu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导电能力,接通电源后发现与CuSO4溶液相连的灯泡较亮,有同学认为NaOH是弱电解质,你(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通过该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
(5)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