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为回收和利用废旧塑料减轻“白色污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 实验课题 |
探究废旧塑料热分解的主要产物为多种烃的混合物 |
| 查阅资料 |
①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 ②甲苯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苯甲酸,苯甲酸能溶于苯。 |
| 实验设计 |
![]() ![]() |
| 实验记录 |
按上图连接装置,隔绝空气强热装置A中的试管(忽略装置内空气的影响),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B装置试管中有液态物质生成; ②C中溴水的颜色变浅; ③E中黑色氧化铜变红; ④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
试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定条件下制备聚丙烯化学方程式 。
(2)经分析得知装置B试管中的液态产物是甲苯和苯的混合物。设计实验除去其中含有的甲苯 。
(3)实验中装置C的作用是 。
(4)若没有装置D,对实验结论产生的影响是 。
(5)有同学认为“E中黑色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是废旧聚丙烯塑料热分解产物中含氢气导致的。请你在F装置后增加一个实验装置,以确认使CuO变红是气态烃,而不是氢气,将增加的装置图(要注明其中盛放的试剂名称)画在虚线框内。
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用左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如果只提供如右图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A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B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C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除尽 气体;D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E中加入的试剂是 ,作用是 。
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以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思考:(1)其他气体在一定情况下能否像氨气一样也形成喷泉?(2)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于是他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他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Ⅰ)制取氨气及喷泉现象的探究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1)图1为化学教材中的喷泉实验装置。该生积极思考,只要满足烧瓶内压强与玻璃管水柱压强的和小于烧瓶外的压强就可以产生喷泉。于是他设计了图2和图3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2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Cu和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MnO2与稀盐酸D.Na2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3锥形瓶中加入易挥发物质(如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下列的物质足量,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后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B.食盐C.生石灰D.蔗糖
(2)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_(从“图1”或“图2”中选择)装置的原理相似。
(Ⅱ)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所示的实验
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
的还原性:
|
|
|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K2CO3、K2SO4、CuSO4和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白色固体溶解于水时,有生成,过滤后,滤液为无色。
①将部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硝酸,沉淀溶解完全,且有气体生成。
②在滤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不可能含有的物质为,不能确定的物质是,为了确定该物质是否存在,可以通过
实验确定。
(10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NH3放出热量为。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
2NH3(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t的关系如下表:
| t/K |
298 |
398 |
498 |
…… |
| K/(mol·L—1)—2 |
4.1×106 |
K1 |
K2 |
…… |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试比较K1、K2的大小,K1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2v(N2)(正)= v(H2)(逆)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Cl类似。
①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填序号)。
A.c(Cl—)>c(N2H62+)>c(H+)>c(OH—)
B.c(Cl—)>c([N2H5·H2O]+)>c(OH—)>c(H+)
C.2c(N2H62+)+c([N2H5·H2O]+)+ c(H+) = c(Cl—)+c(OH—)
D.c(N2H62+) > c(Cl—)> c(H+)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