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有关生长素的两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能直立生长的有___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_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_________。
(二)将培植在琼脂培养基内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其中第②号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
(1)选择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④装置中的蚕豆幼苗的茎尖生长情况是 。如将④装置的蚕豆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中央,暗箱不转,则茎尖的生长情况是 。
请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问题:
(1)“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其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臭豆腐表面往往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它对人体是无害[来
(2)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有机物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3)Taq细菌1966年被发现了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它发现促成了PCR技术的自动化,这是因为它为PCR技术提供了。PCR技术是DNA循环复制的过程,每次循环可以分为三步。
(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如图所示,a,b,c 代表动物细胞工程的几项技术①②③依次表示其结果。据图回答
(1)若a是核移植技术,①的产生反映了
(2)若b是体外受精技术,则必须对精子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物进行处理;所用的化学药品是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并且b获得的受精卵(填可或不可)直接用于胚胎移植;如果选择牛的含X染色体 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生产②牛的目的是。
(3)若c是胚胎分割技术,为了提高胚胎的利用率进行胚胎分割时要平均分割的是.否则会影响, 一般情况下③中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4)按照a是核移植技术,b是体外受精技术,c是胚胎分割技术,则①②③属于
无性生殖的是。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Ⅰ.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基本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培养的特殊条件是。
(2)步骤X表示。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放在恒温培养箱中。
(3)可用于纯化培养Hp并计数的方法是。
Ⅱ.下图是家庭常用的酿酒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发酵阶段,铁锅1的作用是与铁锅2和无底木桶共同形成的环境。
(2)酒精发酵过程中,不会有大量酒水混合物流出 ,试说明原因。
(3)待发酵产生大量酒精后,还要将米酒与酒糟分离,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人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个种群,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M若干株,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N若干株,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以下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种基因型,其中红花植株有种基因型。
(2)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M与N杂交,F1中红花、窄叶、中粗茎植株占
M自交后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中的纯合子占
若M与N数量相等,则M与N自由交配后代中,粗茎:中粗茎:细茎=
(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则MⅹN,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M X N,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请在图2中绘出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