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宜的恒温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表中正值表示CO2吸收量,负值为释放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斯) |
1.0 |
3.0 |
5.0 |
7.0 |
8.0 |
10.0 |
CO2吸收量(mol/h)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1)在下面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曲线;
(2)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是 (mol/h);
(3)在光照强度为 千勒克斯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与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相等;
(4)据图分析可知,在0~8千勒克斯的光强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受 因素的影响;超过8千勒克斯后,光合速率主要受 等因素的影响;
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选填“>”“<”或“=”)
(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等功能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的叶能捕捉昆虫,并以其分泌物消化虫体。为探究该分泌物的性质,即所含消化酶的种类,有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包含有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实验假设、方案步骤及相应的结论)。请你完成实验方案的有关设计。
(一)实验原理:①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水解,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②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
(二)材料用具:洁净的试管若干支,瘦肉、肥肉、马铃薯片、清水、猪笼草、新鲜的分泌物、水浴锅等。
(三)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①取洁净的试管六支,分为Ⅰ、Ⅱ、Ⅲ三组,分别标号为A与A′、B与B′、C与C′;②每组中A、B、C试管各加入2mL新鲜分泌物,A′、B′、C′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③向A 与A′、B与B′、C与C′试管中分别各加入适量的瘦肉块、肥肉块和马铃薯块;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预测Ⅱ组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示为我国南方某学校附近河流及养猪场的位置,如果猪的粪尿直接排入河中,则在沿河的A、B、C和D四处地点收集了水样本,经分析后,其结果应为:
(1)以上_________地点的细菌种群最大;在B点和D点处,藻类的种群大小关系为B点______D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将生长在南方的两种水生植物水葫芦和细绿萍引入养猪场,用于处理猪的粪尿中含氮量很高的肥水。具体做法是,将高浓度的肥水引入水葫芦池中,净化后的肥水排入细绿萍池中,萍田中的水及丰富的浮游生物排入池塘养鱼、蚌、净化后的肥水排入稻田,稻田中的水排出可用于冲刷猪舍,这样就解决了肥水污染河流的问题,而且用水葫芦养猪,节约了粮食,降低了成本。该养猪场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又避免了环境污染,在“污水生物净化循环利用”中,共进行了________级净化。
(5)结合以上材料和前不久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重大事件,请问若含有大量松花江污染水排入该河流,对该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请运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1945年的8月,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分别投放了原子弹。原子弹的爆炸,给日本军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同时也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核辐射持续时间很长,导致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大幅度提高。请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弹爆炸后数年后的某一家族,发现有的成员患甲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有的成员患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上图为其遗传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Ⅲ8和Ⅲ9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并计算他们婚配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后代的概率是_____。
(2)日本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该学校高中03、04、05级学生中可能是由于核辐射引起的丙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你认为他们在调查方案中应包括那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特尔等在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在生物体内,各类物质或分子是经过一系列代谢步骤合成 的,每一步都受特定的酶所催化。现假设已分离到某微生物的5种突变体(1-5),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但是该微生物在合成途径中,物质A、B、C、D、E都是必需的,只是不知它们的合成顺序;于是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突变体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
加入的物质 |
|||||||
A |
B |
C |
D |
E |
G |
||
突变体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注:+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1)上述A-G物质合成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物质是突变体3的生长因子。
(3)突变体2在_________两种物质之间合成被阻断,原因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