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决策和方针,以及影响中国发展方向的两次重大的中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时间和确立的方针政策?
(2)发生这些变化的奥秘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情景一;学校组织双休日在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有些同学认为会耽误时间,不愿参加。
对此你应该:
理由:
情景二;某同学过生日想在大酒店宴请你和同学大吃一顿。
(1)你会:
(2)理由:
情景三:某化工厂偷偷向人迹罕至的沟渠排放污水,被你和同学发现。
(1)你应积极行使权。
(2)具体做法是:

材料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温州全市拥有民营企业14万多家,民营企业的数量、税收、外贸出口和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5%、85.7%、95%和94.4%。
材料二:2013年9月18日,以““商行天下情系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各地温州民营企业商会年会在乐清召开。因为家乡前所未有的创业创新机遇在召唤,来自全国各地的温商,在经济、医疗、金融等领域的10个项目上签约,总投资达111亿元。温州市委市政府将矢志不移拓空间、优环境、抓改革、强服务,大力激发包括在外温商在内的全体温州人的创业创新斗志,努力再造温州发展新优势。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温商投资的企业都是哪种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我国现阶段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感受到市委市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温商回到家乡投资?
(3)为了扶持温商企业的发展,从材料中可看出温州市政府对温商民营企业实行怎样的政策?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预算》。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全国人大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该材料表明它在行使哪些职权?
(2)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3)看了以上材料后,小王骄傲地对同学说:“中国发展太快了,现在已经与发达国家差不多了!”小王这一观点对不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4)“十一五”期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深重的水危机。
材料一:2010---2011年冬春之际,我国北方多省份降水持续偏少,有些地区比历史同期减少85%,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气象干旱。
材料二:纪录片《水问》用全面真实的镜头反映了国内水资源的整体状况,探询人水和谐的发展之道。
一问:水到哪里去了?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一个杯底;近20年来,华北人口增长近1倍,工农业用水增长2倍多,而水资源总量减少了20%……
二问:饮水能否安全?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太湖美”、“汾河清”这样的歌曲在全国的水污染地图面前显得滑稽、尴尬……
三问:节水难在何处?中国每万美元GDP耗水量约299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欧美国家的8倍,日本的25倍;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5%,但农业灌溉仍为漫灌,农田渠道损失水量又近一半……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探讨北方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是什么?
(3)人水和谐的发展之道应该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从以上三问中任选二问并提出一条解决措施。

某校七年级学生以“中国梦,靠行动”为主题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汇聚中国梦想】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有这样的阐释,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
(1)请你运用《爱我中华》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梦”?
【聚焦中国发展】同学们通过网上调查,获得了以下材料: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国竭诚尽力,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制度建设,兜住民生底线,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5%、2.9%;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2)请你运用“万众一心奔小康”相关知识回答,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并说说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的?
【贡献你我力量】探究活动结束后,七年级的同学们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倡议各位同学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各自的正能量。
(3)请你运用“让人生更加灿烂”的有关知识,为七年级学生书写出该倡议书的要点。(至少3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