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挟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欧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力都涌到了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生产中的中坚分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涌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
期间 |
迁出入 |
农村(县) |
市、镇 |
农村迁入市镇人口 |
|||
万人 |
% |
万人 |
% |
万人 |
% |
||
1982-1987 |
迁出 |
2076.02 |
67.99 |
977.24 |
32.00 |
1545.19 |
74.143 |
迁入 |
721.50 |
23.63 |
2331.69 |
76.37 |
|||
1982-1987 |
迁出 |
2310.11 |
62.48 |
1279.00 |
37.50 |
1671.82 |
78.48 |
迁入 |
590.47 |
17.30 |
2822.79 |
82.70 |
|||
1990-1995 |
迁出 |
1985.55 |
59.75 |
1337.43 |
40.25 |
1194.71 |
60.17 |
迁入 |
948.55 |
28.56 |
2374.02 |
71.44 |
|||
1995-2000 |
迁出 |
7316.24 |
58.70 |
5148.17 |
41.30 |
55065.50 |
68.96 |
迁入 |
1710.94 |
11.85 |
12728.14 |
88.15 |
(2)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迁居城市的原因。
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如下结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3)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两个史实说明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世界资本主义和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列宁所说的“亚洲的觉醒”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世界资本主义和1905年的俄国革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亚洲觉醒中出现哪些革命新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进行的是反帝斗争,而拉丁美洲人民却是反帝反封建同步进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试结合各自的背景进行分析说明。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中英国采取的不同措施导致不同的结果及不同的影响,并分析指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积极利用和不愿利用当时先进科技的原因,从中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英、法、俄、日)的经济状况大致可分为哪三种类型?产生这三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
请回答:
(1)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
(2)汉代,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答耿中丞》
(3)根据材料二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问?
材料三观察下列图片
(4)右图所示两本著作体现了作者思想的什么特点?
材料四下图分别是中日代表签订“二十一条”和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
(5)根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