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世纪中叶,国际金融中心是在(   )

A.里斯本 B.伦敦 C.纽约 D.阿姆斯特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日本的对外扩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海湾战争

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后延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舞台,成为的主力军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1831年9月的英国《贫民卫报》评论说:“不过据说这些中等人,即由这项措施授予立法权之人,较乐于听取我们对正义的呼吁——别这样想,可不是吗——他们会容忍我们哪怕只是提到普选权吗?——而财产,那是你们所没有的,不正是他们全部的思想和愿望所寄托的枢纽吗?”据此判断,报纸的评论认为

A.工业资产阶级是改革的受益者 B.贫民获得财产就能获得普选权
C.“正义的呼吁”最终毫无作用 D.经济地位与阶级立场毫无关联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当选后应宣誓如下:“我郑重宣誓我必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凌驾于王权之上
B.英国君主立宪制对美国联邦共和制影响巨大
C.美国联邦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更为优越
D.美国总统无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